尽管平时训练和比赛特别忙,但闫铮依然和市帆船帆板队主教练钱红保持着密切联系。因此,许久不见的二人,刚碰面就开始了复盘。
这一次,钱红对“爱徒”的首次奥运之旅给出了很高评价。
“你在四分之一决赛的时候,其他六名选手走的都是左侧航线。本来我以为你绕标时顺风转向也往左边走,但你来了个加速,左旋迎风,往右边去了。当时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开辟一条新的航线?”
面对恩师的询问,闫铮“乖乖作答”。
“我当时观察了风向、风速,预判右侧航线更好,可以提高位次。”闫铮说。
钱红微笑着说:“非常好!你的四分之一决赛,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淋漓尽致。发挥很好!”他表示,闫铮以第一名的成绩率先从四分之一决赛入围,闯进半决赛,“让我想起了自己当运动员时期1993年全运会和1994年广岛亚运会的两场比赛,难能可贵,十分出色。”
认识差距,“练就”绝对实力
怎么评价自己的奥运表现?
闫铮坦言:“公开系列赛上发挥一般,起伏较大;最后一天的奖牌系列赛发挥还可以。”她说,没有闯入决赛有些遗憾,但获得和一流强手在奥运舞台上竞争的机会。十分难得。
半决赛中,闫铮和另外三名选手争夺决赛名额,闯进“前二”就能保证一块奖牌。
最终,她“闯关”失败。
“这就是绝对实力的体现。”闫铮说,争夺决赛名额比赛中,后程迎风时她遇到一些问题,最终位于第四位未能晋级。尽管心情随着比赛过程“一波三折”,但好在闫铮及时调整,最终获得第五名。
“我之前最好成绩是世锦赛第八名,因此,这个成绩还可以。”乐观的她还表示,这次没拿到奖牌未必不是好事,“阳光总在风雨后,下一次洛杉矶奥运会,或许我就拿金牌了呢。”
闫铮在巴黎奥运会水翼帆板比赛中。
专心“做自己”,尽最大努力
在媒体此前的报道中,都将闫铮描述为“爱笑的女孩”,并自带文案“运气不会差”。
俗话说,运气只会青睐有准备的人,而闫铮在这条“准备”的道路上努力了很久。比如,在四分之一和半决赛中,她两次“另辟蹊径”,不与其他对手扎堆,走出了“一个人的航线”。
“其实也不算大胆。只是根据观察,预判对我有利的水域,然后果断实施。”这些都建立在闫铮平时对气象、水文等知识的掌握,以及凭借大赛历练出来的经验和应变。最终,她凭借一次果断的“换道”顺利晋级。另一次则短暂地领先其他三名选手,最终惜败。
闫铮表示,很多帆板选手比赛时的关注重点都在对手上,但她只希望“做自己”:“每个运动员擅长的领域都不一样,发挥好自己训练水平就可以了。”因此,她才能全神贯注地投入比赛中,没有在乎是否和其他选手在一个队列,“只要努力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钱红认为,虽然没有站上奥运赛场的领奖台,闫铮收获的是宝贵的经验。
他鼓励闫铮:“我只参加了一次奥运会,当时如果有第二次参加奥运会的机会,我一定会有所突破。对你来说也一样。下一届洛杉矶奥运会,你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站上领奖台。”
文章来源:甬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