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敏

199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国际新闻专业。历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新闻周刊》《凤凰周刊》、美国《体育画报》中文版记者、编辑。现为译者、出版人,译有《爵士乐史》《小红马》《北欧神话》《发条钟》等数百万字。

李皖

职业报人,业余写作。有著译20余种,著作《听者有心》《民谣流域》等,译著《列侬与洋子的最后谈话》《鲍勃·迪伦诗歌集》(合译)等。曾任华语音乐传媒奖多届评审团主席。

张文昭

香港中文大学音乐人类学博士,教师、学者、译者。出版译著“牛津音乐人文读本”《布鲁斯》卷。

本书入选曲目就是当今爵士乐标准曲的基石——而它们亦是我人生的配乐。由此,谨以本书献给这些作品,以及那些勇于创造的心灵,不仅是作曲家,还有迄今为止不断演绎、推陈出新的演奏家。他们让老歌换了新家,这让我备受鼓舞。——泰德·乔亚

整场活动在张雄关老师的演绎中缓缓拉开序幕,以书中五首经典的爵士乐标准曲——《蓝色蒙克》(Blue Monk)《吻之序曲》(Prelude to a Kiss)《星光下的史黛拉》(Stella by Starlight)《唐娜·李》(Donna Lee)和《我的守护神》(Someone to Watch over Me)——作为贯穿分享会的线索,嘉宾们共同探讨了爵士乐标准曲的诞生与爵士乐史的发展历程活动。

开场曲选择的是爵士钢琴家塞洛纽斯·蒙克(Thelonious Monk)的《蓝色蒙克》(Blue Monk),带领听众们一起回到爵士乐的根源,从布鲁斯开始出发。比之钢琴演奏的初始版本,张老师用吉他带来的全新演绎,突出旋律结构清晰的魅力,带出原作者有趣的个性和这首曲子诙谐的风格。

如果爵士乐史是一座森林,《爵士乐标准曲:曲库导读》中精选的266首歌曲便是一棵棵独具风格的树,为想了解森林的人提供了切实的参照物。

我刚出道之时急需的参考书尚未面世,且迄今仍是如此。我想深入探究这些成为伟大爵士乐演奏——就此而言,经常与作曲家的原始意图南辕北辙——之灵感源泉的作品。作为爵士乐之构成要素,作为即兴的跳板,作为创造性再诠释的激发,我想要一本这些标准曲的工具书。这也是本书的宗旨:作为标准保留曲目的概览,多年前我眼巴巴地盼着有人给我一本不论对音乐家、批评家、历史学家抑或只是爵士乐迷和爱好者都有所注意的指南。——泰德·乔亚

对普通乐迷来说,这本书是大家进入爵士乐、学习了解爵士乐的一扇门,是一本关于爵士乐的权威指南,我们能在书中听266首歌曲说出它们的故事,感受历史的沉淀与每一位闪闪发光的艺术家共同促进了爵士乐的发展。作者泰德·乔亚既犀利又温和,以专业的演奏者和音乐人思维,把专业性的知识诉诸大众,将爵士乐标准曲讲得清晰明了。他不仅把歌曲与背后的故事叙述得风趣有加,解读音乐的方式也千变万化,常常带给读者非常强的冲击力。他在有限的篇幅中展开描绘出广阔的内容,爵士乐史也尽在此中。

爵士从来都属于未来,让人们爱上爵士,需要时间,但它终究不会湮没在历史的风尘中。本次活动的预约名额一经开放便爆满,在商榷下两次提高了报名的总人数限制,颇有些“一票难求”的热闹劲。同时没能到现场参加活动的朋友们也一齐蹲守在线上直播间,实时点赞和评论,几度刷新直播间的在线人数与火热度。

五位嘉宾也就场内场外观众、读者的积极提问,释义解答了诸如何为标准曲的“标准“、什么是爵士乐、爵士乐演奏时是否有创造力的边界等等问题,将对音乐的探讨延伸到更丰富的场景中。爵士乐可以是Ragtime的快节奏,可以是Swing,Tap Dance和Walking Bass,也可以是蓝调唱腔,它让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展开,诠释和讨论摇摆乐在爵士乐中的地位、爵士乐与中国民间音乐的异同,爵士乐演奏的风格与性格。

现场购书读者的热情再次证明了大家对这本爵士乐经典作品指南的喜爱,令我们感动不已,也给了我们坚持出版音乐板块好书的动力,希望这本机智又风趣的《爵士乐标准曲:曲库导读》能让读者带着一双更成熟的耳朵,再次聆听音乐,兑现音乐写作的至高使命。

最后,遗憾错过本次活动的小可爱们,可以移步“雅众文化”视频号观看直播回放,也欢迎即刻下单,让我们一起在书中畅游爵士世界。

👆

《爵士乐标准曲:曲库导读》

[美]泰德·乔亚 著

李剑敏/李皖/张文昭 译

雅众文化|商务印书馆

雅众·音乐

出版时间:2023-12

End

主理人:方雨辰

执行编辑:狐狸&饼子

欢迎转发分享~

被接连拒绝出版,21世纪女性主义的路在哪里?|新书

始终有那么些人|2024年雅众出版计划暨招新

我就知道你“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